你是不是经常觉得,自己明明是为孩子好,可他却越来越不听话?其实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种困惑。你说你小时候也是被这样管教的,现在你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儿子,但结果却和你想象的不一样。这说明什么呢?可能不是方法错了,而是时机不对,或者方式需要调整。
先说说你提到的“逼”这个字。你每天下班回家就催他写作业,还报了很多补习班。听起来像是你在用“控制”的方式来引导他学习。但13岁正是青春期开始的时候,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他们希望被尊重,而不是被命令。如果你一直用“我让你学,你就得学”的态度,孩子就会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,甚至会觉得你是在剥夺他的自由。
那怎么办呢?首先,你要学会换位思考。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:他一天在学校已经很累了,回家还要面对一堆作业和补习班,他会怎么想?他可能觉得压力太大,没有喘息的空间。这时候,他不是不想学习,而是需要一个能让他放松、愿意沟通的环境。
你可以尝试和他聊聊,问他:“你觉得我现在对你要求太多了吗?”或者“你有没有什么想和我说的?”不要急着打断他,也不要立刻给出建议。有时候,孩子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,而不是一个严厉的监督者。
另外,你提到你小时候也挺拼的,父亲也是这样要求你的。这说明你可能是从原生家庭中继承了这种教育方式。但现在的社会和以前不一样了,孩子的需求也在变化。你不能只靠过去的经历去判断现在的问题。你要意识到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味地“逼”,而是理解和引导。
你有没有想过,除了学习之外,孩子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?比如情绪、兴趣、朋友关系等等。如果这些方面得不到重视,孩子可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,比如叛逆、逃避学习等。
接下来你可以试试这样做:每天留出一点时间,专门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,比如打游戏、看动漫、聊天。慢慢地,你会发现他愿意和你说话了。然后,再慢慢引导他回到学习上,让他觉得你是支持他的,而不是在压迫他。
你有没有试过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?让他参与进来,而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。这样他会更有责任感,也会更愿意配合。
最后,记住一句话:父母的爱不是控制,而是陪伴和引导。你真的只是想让孩子过得好,这一点没错。但方式变了,效果才会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