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经常躺在床上,脑子里不断冒出各种“如果”?比如“如果我们分手了怎么办?”“以后会不会没钱?”“我们能不能有孩子?”这些问题像小虫子一样,总在你脑海里嗡嗡作响。你是不是也觉得,自己好像总是想太多?其实,这种焦虑不是因为你悲观,而是你的大脑在试图保护你。
26岁,正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。你开始思考未来,这是好事,但过度的担忧反而会把你困住。你提到睡不好,这说明你的焦虑已经影响到了生活。你有没有发现,当你越担心未来,现实就越让你不安?这是一种恶性循环。
你男友说你“想太多”,其实他可能并不理解你的感受。他可能更关注当下,而你却在为未知的事情操心。这不是他的错,也不是你的错,只是你们的思维方式不同。你不是悲观,你是敏感,你是有责任感的人。
那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再这么害怕未来呢?首先,你可以试着把那些“如果”的问题写下来。比如,“如果分手了怎么办?”然后问自己:“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?”你会发现,很多事其实发生的概率很低,甚至根本不可能发生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能让你看清自己的焦虑到底有多少是合理的。
其次,你可以尝试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“担忧时间”。比如晚上10点到10点半,专门用来想这些事情。其他时间,就告诉自己:“我现在不需要想这些。”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把焦虑控制在一个范围内,而不是让它无处不在。
还有,你可以试着多关注当下的生活。比如,和男友一起做一顿饭,或者去一次短途旅行。当你专注于眼前的事,焦虑就会慢慢减少。毕竟,生活不是靠想象过的,而是靠体验过的。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你会这么害怕未来?是因为过去的经历,还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?有时候,我们的恐惧来自于对未知的不信任。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:“我最怕的是什么?”然后一步步去面对它。
如果你愿意,我们可以聊聊你最害怕的具体事情是什么。也许,找到那个核心的恐惧,就能更容易地解决它。